发布时间:2025-04-17 发布人:永年区政府办
永年区是首批全国武术之乡、太极拳之乡,是杨、武氏太极拳发源地,太极文化底蕴丰富、源远流长。2006年永年杨氏太极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08年永年武氏太极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020年,太极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目前,我区共有杨武氏太极拳非遗传承人165人,其中,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15人,区级非遗传承人143人。各位非遗传承人定期举办拳师之间的理论、技艺等交流联谊活动,广泛开展异地间的技术和文化交流。同时,依托永年区体育学校、广府杨武氏太极学院、杨振河国术馆和各太极拳社团组织,培养高水平的拳师、太极拳竞技人才及专业太极拳表演队伍。2024年,我区组织设立了6家太极拳名家工作室,年开展太极拳公益教学600余场次。
近年来,永年区委、区政府抓住有利契机,大力发展太极拳事业,积极打造世界太极拳旅游目的地,塑造永年太极拳品牌,使太极拳成为永年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窗口。一是出台《邯郸市永年区关于支持太极拳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建设世界太极拳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实施方案》《邯郸市永年区太极拳“六进”方案》《邯郸市永年区太极拳运动及产业发展规划(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为发展太极文化提供了政策支撑。二是实施“4421太极工程”,大力推动“全民健身,国际交流,传承太极”发展战略,三是在全区成立了太极拳研究会、拳社等备案太极拳组织45家,群众性太极拳社团组织200多个,国外成立了10余家以永年太极拳为名的团体组织,促进了太极拳在海外的传播。四是在县城区,规划命名了露禅大街、禹襄路等,把太极文化融入城市建设,利用公园空地等公共场所,建立太极拳晨晚练点130多个,极大提高了群众练拳积极性。
依托太极拳之乡的文化品牌,永年先后承办了十五届中国﹒邯郸国际太极拳运动大会、第六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河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群众组太极拳比赛、太极拳产业论坛、冀台太极文化交流系列活动等大型比赛和活动。同时,积极组队参加全国各类太极拳比赛,特别是参加全国、省太极拳比赛、全国武术之乡比赛等,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依托太极文化底蕴,大力发展太极产业,组织开发太极茶、太极剑等文化创意产品,创作《大师归来》《武韵留香》等文化演绎节目,打造“广府太极宴”等太极文化养生餐饮,通过数字技术的方式,对杨露禅故居、武禹襄故居等景点进行数字化提升,发展文化+科技+旅游的新业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