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发布机构

名称:贯彻落实《永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工作方案

文号

主题分类

发布日期

效力状态

贯彻落实《永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工作方案

贯彻落实《永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措施》工作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简化企业准入准出。设立企业注册一窗通办服务专区,将营业执照登记注册、发票申领、公章刻制等全部纳入,完善网上办、即时办、联合办、一日办服务模式,企业登记4个小时内办结。同时,扩大简易注销适用范围,将企业简易注销登记公告时间由45个自然日压缩为20个自然日。探索开展长期吊销未注销企业强制注销试点,明确强制注销的适用情形、具体条件和办理程序,并依法保障当事人合法权利。

(二)优化企业准营审批服务。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全覆盖清单管理,在永年区范围内落实取消涉企经营许可事项7项,审批改为备案5项,实行告知承诺15项,优化审批服务48项,分类推进审批制度改革,力争2022年底前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为企业取得营业执照后开展相关经营活动提供便利。持续推进窗口服务质量提升,完善首问负责、一次告知、一窗受理、并联审批、限时办结等制度,推广容缺受理、主动介入、承诺审批等服务;对即办件实现当场办理、当场取证。全面落实服务窗口办事流程、服务承诺、工作人员和办理结果四公开,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水平。

(三)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优化提升政务服务大厅工程项目审批区功能,推进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区行政审批局和工业园区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主要职能部门全链条入驻,实行统一收件、统一出件、统一咨询的一个窗口服务和管理和并联审批、实时流转、跟踪督办,进一步简化整合投资项目审批手续。全区实现政府投资项目类39个工作日、核准类社会投资项目33个工作日、备案类社会投资项目31个工作日、社会投资简易风险类项目14个工作日(均不含竣工验收时间)办结。

二、落实举措

谋建新市民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审批服务一门通办在区委、政府关心支持下,按照放管服政策要求,积极谋划在区行政审批大厅西侧,建设1万平米的新市民服务中心,将全区面向市民群众的所有审批服务事项纳入一个大厅,做到一门受理、一网通办、一条龙服务、一趟办清办好。

在全省率先探索全流程改革,打造标准化管理体系重点打造一三二一标准化体系,实现全流程优质、高效服务。即审批业务一口进。打破各业务科室分头受理的格局,在审批大厅设立统一受理科,对非即办事项,只要资料齐全,实行集中受理,避免推诿扯皮。就是实行业务受理、现场勘验、事项审批三分离,实现办事不见面、工作流程化、审批限时办。就是坚持法规、效能双监督在审批大厅设立审批服务督办窗口,实行法规督查科、效能督办科联合办公,现场接受群众咨询和举报,手抓审批依法依规审批,保证批得对、办得好,一手抓为民高效服务,保证批得顺、办得快。通过两把监督利剑,推进审批服务马上就办、办就办好。后一个就是实行审批结果一推送运行中心对所有审批服务事项,随审批、随推送,保证每一个审批事项都推送到相关部门后续监管,实现批、管无缝隙连接、清除监管工作盲区。

实施优化服务七项创新,把放管服改革落地落实

1.打造永心办,叫响金招牌。在区级办事大厅设立永心办贴心服务窗口,打造永心办、用心办,贴心服务遂民愿金招牌,在17个乡镇行政综合服务中心、378个村(社区)综合服务站实施政策找人、服务上门品牌服务,针对“5+N”类重点人群,开展六送服务,让群众应享尽享政策普惠。

2.优化工改专区并联+容缺。组织园区、发改、自规、住建审批窗口集中入驻,联合办公、并联审批,数据共享、材料共认,对可后补事项,容缺办理,限期补齐,推进重点项目、重点工程快落地、快动工。

3.设立即办区,办事一趟清设立即办专区,医师执业注册、护士执业注册、民办非企业单位修改章程核准、社会团体修改章程核准、生鲜乳准运证明核发、娱乐场所从事娱乐场所经营活动延续、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业务审批、道路货运经营许可等8项行政许可事项,简化为即办事项,授权业务人员审核合一、当场发证,实现群众办事即来即办、立等可取

4.实施承诺制,审批免材料。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登记、食品小餐饮登记、公共场所卫生许可、道路货运经营许可、中介机构从事代理记账业务审批、民办职业培训学校设立审批、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药品零售企业许可、生活垃圾经营性服务审批,林草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12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告知企业、自愿承诺,当场作出审批决定。

5.推广套餐制一事一次办。宣传推广我要开超市”“

要开理发店”“我要开餐馆10百事通套餐事项,利用公众号、电子屏等多种途径引导企业和群众使用百事通系统申报,实现一件事一次办

6.登记优流程,进退双便捷。依托河北企业开办一窗通平台,将企业登记、公章刻制、发票申请、用工参保登记、公积金缴存等多环节整合为一,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政务服务效能,实现登记4小时,办证一日清。同时,优化退出机制,办理注销登记通过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承诺公示,公示期满20天后符合简易注销要求的企业在线办理,免于提交备案申请书等纸质文书材料。

7.现场预指导,踏勘网上办对需要现场踏勘的审批事项,接到群众的办理申请受理后,提前介入,主动服务,提前告知核查勘验的重点内容、重点环节,指导群众筹备建设。对相对简单、办理频率较高的事项,实行互联网+现场踏勘模式。

推出支持企业七条举措,把高质量发展担在肩上

1.开通绿色通道支持重点项目快批快建。联合发改、自规、住建、园区等部门推行工程项目审批改革,试行标准地出让,推行预审快批,开展信用承诺、容缺办理,实现园区项目拿地即开工。

2.抓好政策窗口期,灵活支持规上企业扩规模、上技改。园区引进的、在南水北调以西原西南区规划范围的重点项目,符合土地规划的,按引进时园区规划办理环评、排污手续;在东南区

未列入当前搬迁计划的,允许按照原城乡规划、园区规划办理立

项、环评手续;在原铁西工业区租用国有、集体企业场地生产的标准件企业,符合城乡规划,持有合法用地手续,经发改、园区把关,办理立项、环评手续;规上企业、历年省市重点项目,只要持有土地证、不新增占地规模,拟扩大生产规模或实施技改的,予以办理项目备案、环评等前期手续。国土空间规划确定后,按新的规划要求执行。

3.深刻理解政策内涵,培育有潜力企业成长为规上企业。以 “四个一批淘汰关停一批、搬迁入园进区一批、就地改造提升一批、做优做强一批)企业分类为基础,对持有土地证,乡镇政府出具规划情况说明,被工信部门列为就地改造提升、做优做强序列,发改部门列为规上企业培育对象的,积极支持扩大生产规模或技改提升,予以审批项目备案、环评等前期手续。今年助推全年争列规上企业50家以上。

4.用好城乡建设用地,支持县城企业退城搬迁。在支持县城企业搬迁进入工业园区西南区、东区建设的同时,对各乡、镇人民政府利用园区外闲置工业厂房、企业仓库及仓储用地等承接退城搬迁标准件企业的,积极予以办理迁建项目备案、环评等前期手续。

5.响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支持标准件产业上档升级。对历年省、市重点项目,规上企业和工业园区西南区、东区标准件企业为产品调质增上必需的调质工序,提升产品水平,给予备案、环评支持,促进中高端标准件产品比例加快提升。

6.支持乡村振兴,培育永年农业产业化龙头。依托大蒜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绿色蔬菜生产优势区和有机蔬菜基地有利条件,鼓励家庭农场、合作社和有关企业利用农场内或乡村合法建设用地,引上农副产品冷链、初加工、仓储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提升产品附加值,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7.对落实省、市上级专项发展规划要求,取得选址许可的项目,有合法用地手续或符合用地规划的,予以办理审批备案、环评等前期手续。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邯郸市永年区行政审批局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行政审批局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勇同志任组长,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工会主席路征同志任副组长,局各相关科室负责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局政务服务管理科。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联系协调督办各项具体工作落实。

(二)制定详细措施。各科室要认真对照永年区优化营商环境支持企业发展十条措施》,严格落全流程标准化改革,细化落实优化服务七项创新,创新落实支持企业七条举措,制定详细的落实措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抓推进。各科室要扎实做好工作,大力推进各项措施落实,定期总结工作推进的成果和遇到的问题,报政务管理科汇总。

(三)定期督导调度。对工作实行定期调度制度,不定

取各科室工作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工作落实到位、积极作为的科室,予以通报表扬;对落实不及时、不到位、不彻底或进展缓慢的科室予以通报批评确保圆满完成承担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