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扩大汽车消费。积极争取省、市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区级安排相应专项资金,组织汽车经销企业开展家用新车促销、汽车以旧换新、新能源汽车推广和汽车下乡,通过多种方式对城乡居民汽车消费给予补贴,拉动汽车消费,加大限上汽车销售主体扶持力度。围绕汽车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的政策,支持二手车市场交易主体登记注册、备案,增加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 (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二、稳住家居居住类商品消费。积极争取省、市级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以多种方式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换绿色、换时尚消费促进活动,引导市场扩大以旧换新家电品种,加强对新技术产品的推广,激发居民消费活力。鼓励消费者更换、新购环保家具等家居产品,促进家具家装消费。加快发展长租房及保障性租赁住房,切实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支持缴存人提取住房公积金用于租赁住房。(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邯郸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永年区管理部)
三、发展特色品牌消费。积极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支持利用各类媒体、展会等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非遗产品、名优特产品。鼓励商业综合体、商场、超市设立非遗产品专区专柜,提高我区非遗产品知名度和影响力。(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四、办好消费促进活动。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区安排促消费专项资金200万,积极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幸福邯郸欢乐购”等线下促销活动,鼓励相关企业开展“618”和“双11”网购节、直播电商节等线上促销活动。积极争取市级促消费专项资金,开展大型惠民促销活动,促进消费潜力释放,拉动经济增长。鼓励相关企业以节兴市、借节促销,发挥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传统消费旺季优势,开展系列促销活动,通过低价折扣、发放消费券、积分抽奖等方式向消费者送实惠,激发消费者购物热情,营造浓厚消费氛围。(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财政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教育体育局、区供销社、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五、完善城市消费基础设施。积极争取省、市商贸流通发展专项资金,健全便利店、综合超市、菜市场、早餐店等社区商业配套设施,支持改造提升便民市场(菜市场、农贸市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品牌连锁便利店、“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高质量推进商业步行街、特色商业街、夜经济街区建设。(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区财政局、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综合行政执法局)
六、健全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争取省、市专项资金,支持县域商业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完善以县域为中心、乡镇为重点、村为基础的县域商业体系,提升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能力。完善农产品供应链,加强农产品产销对接,通过直采直销、订单农业、中央厨房等,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精准有效对接。(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供销社、区财政局、各乡镇政府)
七、培育电商龙头企业。积极争取省、市电子商务专项资金,择优推荐我区网上零售业绩贡献大、电商产业带动能力突出的电商平台、电商产业园区等新商贸业态建设项目。创建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发挥其龙头示范和产业带动作用。(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紧固件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工业园区、区供销社、区财政局)
八、加大助企纾困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市对餐饮、零售、旅游、公路运输等特困行业的纾困扶持政策,在退税减税降费、降低成本、便利经营等方面继续加大帮扶力度。对企业阶段性实施缓缴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政策。按政策规定发放技能提升补贴、失业补助金,对暂无法正常生产经营的中小微企业按规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深入开展涉企收费清理整治,规范现行转供电环节电价政策,研究特困行业用电优惠政策。(责任单位: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市场监管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供电公司)
九、加强财政税务支持。全面落实国家有关进一步降低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需求旺盛的优质消费品进口关税的税收政策,做好税收征管改革和服务。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消费相关基础设施和服务保障能力建设项目纳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优化办税服务,提高办税效率,落实好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责任单位: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
十、强化金融支持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行业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普惠小微企业信贷资源投放,满足贷款主体融资需求。持续推动金融机构落实降费让利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让利,不断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加大消费信贷投放力度,丰富大宗消费和农村消费金融产品、服务。(责任单位:人行永年支行、邯郸银保监分局永年监管组、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区商务局、区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区交通运输局、区发展和改革局)
十一、推进工贸分离。积极推进生产企业工贸分离,生产企业工贸分离后,经国家统计局单位名录库确认入统后,通过产业引导扶持资金进行奖励,有力支撑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发展和改革局、区税务局、区财政局、区统计局)